浏览数量: 43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1-09-22 来源: 本站
第四节前桥
一、前桥的调整
1、 转向节主销轴向预紧度的调整
调整应在车轮落地时进行 将主销上下轴承盖紧固螺母拧紧后,用1~20N.m力矩拧紧主销止推螺钉,使钢球与主销止推球碗之间产生预紧负荷,然后以98N.m力矩拧紧螺母
2、 前轮转向角及前束的调整
调整转向节壳上的限位螺钉,使前内轮最大转角为37°.通过调整横拉杆,使前束值为2 ~ 5mm。
3、 前束的调整方法:
1 )先将横拉杆调整套上的两个锁紧螺栓松开。
2) 旋转调整套,使前束值为0~2mm°具体测量方法是:在两前轮纵向中心面与车轮 中心等高的水平面的前后交接点处划十字,测量两个前十字和两个后十字之间的距离,前后值 的差值即为前束。
3) 拧紧调整套锁紧螺栓.
二、前桥常见故障及排除
1、 转向跑偏:左右轮胎气压不相等,差值太大,应重新充气。左右轮毂轴承调整不一 致,重新调整 钢板弹簧U型螺栓松动,紧固。
2、 转向沉重:转向节调整垫片调整过紧,按要求调整 前束不当,调整前束。前轴变形,校正或更换。轮胎气压不足,按规定充气。横拉杆球头销压紧弹簧调整过紧,重新调整 主销轴向预紧不当,重新调整主销止推螺钉。
3、 前轮自动回正不良:主销内倾及后倾不符要求,检查影响前轮定位的有关零件是否 正常,必要时更换前轮外倾角度不符要求时。更换主销或衬套,调整前轮毂轴承一运动零件 润滑不良,检査并加注润滑脂。
4、前轮摆振
汽车高速行驶或在某一较高车速行驶时,行驶不稳.车辆发抖,方向盘也有“打手”现象 分为低速摆振和高速摆振,低速摆振大多由于转向系统机件磨损造成间隙过大引起;高速摆振 除包含低速摆振的原因外,还有车轮(包括刹车毂)不平衡、前轮定位失准、前轮变形及钢板 弹簧发生位移等原因可归纳为下表所述:
故障原因 | 故障排除 |
方向盘自由转角大 | 对转向传动轴、转向机间隙及方向盘的装配 进行检查、调整 |
前束调整不当 | 重新调整前束至设计要求 |
前轮毂轴承调整不正确 | 重新调整至设计要求 |
前桥变形 | 校正或更换 |
横直拉杆球头销座间隙过大,松旷.紧固螺母松动 | 调整更换 |
转向节主销与主销轴承间隙过大 | 更换主销或衬套 |
前钢板弹簧“U”形螺栓松动,前钢板弹簧左、 右高低不一,减振器失效 | 逐一检査紧固或更换 |
车轮(包括制动鼓)不平衡 | 检查调整或机加工解决 |
转向机与车架连接螺栓松动 | 紧固到规定扭力范围之内 |
转向器啮合传动副的间隙过大,或过度磨损 | 重新调整或更换 |
本文转载自:东风载重车公司重型车厂-《军用东风越野车调整与维护手册》